4.1 系统备份与恢复

重要

请务必参照文档对机器人系统进行备份,若系统发生故障时可以使用备份快速进行恢复,以降低对业务的影响。

4.1.1 系统备份

  1. 如下图所示,按压控制柜中的储存卡,待其弹出后取出。

  2. 将存储卡插入读卡器,并将读卡器插入电脑USB接口。

  3. 双击我的电脑,找到读卡器设备并双击进入。

  4. 先使用快捷键Ctrl+A选中所有文件,再使用快捷键Ctrl+C复制所有文件。

  5. 在任意本地磁盘或其他可移动磁盘中,右键创建备份文件夹backup

    说明

    若使用本地磁盘备份,建议使用除C盘外的其他磁盘。以防电脑系统在发生不可逆的错误时,仍可以最大程度保证备份数据的安全。

  6. 双击备份文件夹backup,并使用快捷键Ctrl+V 粘贴所有文件。

  7. 待文件复制结束,即备份完成。

4.1.2 系统恢复

  1. 按压控制柜中的储存卡,待弹出后将其取出。

  2. 双击进入备份文件夹backup(请以实际为准),使用快捷键Ctrl+C复制所有文件。

  3. 双击我的电脑,找到读卡器设备并双击进入。

  4. 使用快捷键Ctrl+V 粘贴所有文件。

  5. 待文件复制结束,关闭所有文件管理窗口,并弹出读卡器设备。

  6. 将存储卡从读卡器取出,并插入机器人控制柜。

  7. 重启机器人,即可完成系统恢复。

4.2 应用安装与依赖项启用

说明
  • SmartEyeTool 部分版本依赖于 .NET 6 的桌面应用。如果在打开应用程序时报错缺少该依赖,请在附件中下载并安装后重新尝试。

  • 如果您已经获取并安装了下文中的应用程序,请跳过相应步骤。

附件:windowsdesktop-runtime-6.0.36-win-x64.exe.zip

4.2.1 获取 SmartEyeApp 应用程序

  1. 双击我的电脑,在地址栏中输入 ftp://192.168.139.5 ,并按下回车键。

  2. 单击 ConfigXml 目录,在右上角的搜索框中输入 SmartEyeApp 并按下回车键。

  3. 将SmartEyeApp安装包拷贝到本地磁盘中。

4.2.2 安装 SmartEyeApp 应用程序

  1. 双击 SmartEyeApp 安装包。

  2. 选择安装语言界面中,选择您的目标语言并单击确定。当前以下语言:

    • 简体中文

    • English

  3. 选择附件任务界面中,设置以下选项后,单击下一步

    • 创建桌面快捷方式(建议开启):选中该选项后,SmartEyeApp 安装完成后会自动在桌面生成对应程序的快捷方式。

  4. 准备安装界面中,确认安装设置信息并单击安装

  5. SmartEyeApp 完成安装界面中,设置以下选项后,单击完成

    • 运行 SmartEyeApp:选中该选项后,在退出安装程序时将自动运行 SmartEyeApp 应用程序。

      说明

      如果您想要变更附加任务的设置,请单击上一步。

4.2.3 激光程序安装

4.2.3.1 版本要求

  • 软件版本:R2T1E2_V3.8.2.1_beta1及以上

  • RDE版本:V3.2.4.2及以上

  • TPU版本:V3.2.4.1及以上

说明

若低于以上版本,软件通讯协议请选择 V1.2 跟踪。详情见章节 5.x。

4.2.3.2 宏程序包安装

使用U盘将宏程序包MYTECH_24_02 导入示教器中,具体操作如下:

  1. 在示教器键盘中点击“房子样式”按键,进入示教器主页面。

  2. 如下图所示,在示教器主页面中依次点击文件 -> USB -> 从USB

  3. 从U盘中选中宏程序包并上传。

4.2.4 启用系统依赖项

埃夫特机器人在使用传感器功能时,需启用通焊接TCP IP选项,否则将无法正常使用。请根据下文引导步骤进行启用。

  1. 在示教器键盘中点击“房子样式”按键,进入示教器主页面。

  2. 在示教器主页面中,点击设置

  3. 在设置页面中,依次点击应用选择-> 解锁 ,选中焊接和TCP IP并点击保存。

4.3 通讯设置

说明

通讯设置仅详细说明IP地址的设置。子网掩码默认使用255.255.255.0,若存在差异,请以实际为准。

4.3.1 传感器通讯设置

4.3.1.1 查看机器人IP

请在示教器中查看机器人IP地址并记录,为后续传感器通讯设置获取必要信息。

  1. 在示教器键盘中点击“房子样式”按键,进入示教器主页面。

  2. 在示教器主页面中,点击设置

  3. 在设置页面的左侧菜单栏中,点击系统

  4. 系统IP设置区域,查看当前机器人的网关。以下图为例,机器人的通讯地址为 192.168.2.17

4.3.1.2 运行设备配置工具

  1. 右键 SmartEyeApp 图标,单击打开文件所在的位置

  2. 在安装目录中找到 SmartEyeTool 目录并双击打开,双击 SmartEyeTool.exe 运行设备配置工具。

4.3.1.3 设置机器人类型及通讯地址

请将激光传感器IP设置为与机器人网关处于同一网段,并避免IP地址冲突,以保证通讯。本文将以机器人IP 192.168.2.17 为例,请您在设置时以实际机器人IP为准。

  1. 打开 SmartEyeTool 工具,在左侧设备列表区域中,单击设备传感器0 - 192.168.139.5

  2. 在顶部单击基本信息

  3. 基本信息页签的算法配置区域中,选择您的机器人类型。

  4. 基本信息页签中,单击添加IP,并双击列表中新添加的IP。

  5. 在IP地址栏中,输入与机器人的通讯IP地址192.168.2.128后,单机保存

    说明
    • 有效地址:192.168.2.1 ~ 192.168.2.254(共254个)

    • 不可用地址:192.168.2.1(网关)、192.168.2.17(机器人IP)

    • 可用地址示例:192.168.2.10192.168.2.50192.168.2.200

  6. 在保存成功提示框中单击确定,并单击重启激光软件

4.3.1.4 验证通讯设置结果

在机器人通讯地址设置完成后,您可以在示教器中通过程序尝试开关激光,以此验证通讯是否正常。若可以打开激光则通讯正常,若无法打开激光,请参考上文引导步骤检查后重新验证。程序示例如下:

(*通讯测试*)
MyConnectSensor(true) ;
DWELL (5) ;
MyDisconnectSensor() ;

4.3.2 调试设备通讯设置

请在避免IP地址冲突的前提下,将激光传感器IP地址更改为机器人网关的同一网段。

4.3.2.1 设置激光传感器IP地址

Windows 10与Windows 11在设置IP地址时存在差异,请根据您的系统进行查看。

Windows 10
  1. 使用快捷键Win + I ,单击网络和 Internet

  2. 网络和 Internet 界面的高级网络设置区域,单击更改适配器选项

  3. 网络连接界面中,右键激光传感器的网络,单击属性

  4. 属性界面中,双击Internet 协议版本 4 (TCP/IPv4)

  5. Internet 协议版本 4 (TCP/IPv4)属性中,单击使用下面的 IP 地址

  6. 在IP地址输入栏中,输入通讯IP使其与激光传感器保持同一网段内。单击确定

💡 说明
  • 敏越嵌入式激光传感器默认IP:192.168.139.5 。
  • 有效地址:192.168.139.1 ~ 192.168.139.254(共254个)。
  • 不可用地址:192.168.139.1(网关)、192.168.139.17(机器人IP)。
  • 可用地址示例:192.168.139.10、192.168.139.50、192.168.139.200 。
Windows 11
  1. 使用快捷键Win + I ,在左侧菜单栏中单击网络和 Internet

  2. 网络和 Internet 界面中,单击以太网

  3. 以太网界面中,单击展开激光传感器的以太网连接。

  4. 以太网设置中的IP 分配区域单击编辑

  5. 编辑IP设置中,将自动(DHCP)改为手动

  6. 编辑IP设置中,打开IPv4开关。

  7. IP地址输入框中,输入通讯IP使其与激光传感器保持同一网段内。

    说明

    敏越嵌入式激光传感器默认IP:192.168.139.5

    有效地址:192.168.139.1 ~ 192.168.139.254(共254个)

    不可用地址:192.168.139.1(网关)、192.168.139.17(机器人IP)

    可用地址示例:192.168.139.10192.168.139.50192.168.139.200

  1. 在子网掩码中输入255.255.255.0后,单击保存。

4.3.2.2 验证通讯设置结果

  1. 使用快捷键Win + R ,输入 cmd 并回车

  2. 在CMD终端命令行中,输入以下命令并回车,验证通讯设置是否正确。

    ping 192.168.139.5

  3. 在终端查看输出。若成功接收传感器的回复,那么激光传感器与电脑的通讯建立成功。若请求超时,则通信失败,请按上文引导步骤检查后重新验证。

4.4 传感器标定

4.4.1 TCP标定

4.4.1.1 注意事项

TCP标定前,请确认机器人、传感器、交换机以及调试设备已正确连接并开机。

4.4.1.2 TCP 精度要求

机器人的 TCP 要比较精准,标定误差不能超过1.5mm。若误差过大,需重新标定。

4.4.1.3 工具坐标系标定(TCP)

  1. 在示教器键盘中点击“房子样式”按键,进入示教器主页面。

  2. 在示教器主页面中,点击工具坐标系

  3. 工具坐标系中,选择tools1工具,以及TCP & Z,X方向方法。点击标定

  4. 工具坐标系标定使用 ZX 标定法,标定工具的 X 方向与激光线在空间上基本保持垂直。

  5. 在标定1-3 点时,使焊枪尖端与标定参考点在机械臂处于不同姿态下接触。

    说明

    在标定1-3点时,尽可能使焊枪尖端与标定参考点接触时的机械臂姿态保持较大差异,可有效提高精度。

  6. 在标定第4点时,使焊枪尖端在标定点正上方接触,且焊枪顶端与标定工具保持垂直。

  7. 在标定第5点时,使得焊枪沿着垂直方向远离尖点一定距离(大于10cm)。

  8. 在标定第6点时,移动机器人远离标定参考尖点,该方向作为工具坐标系的 X 正方向。

    说明

    激光器安装完毕后,工具的标定需要使得激光线与工具的 X 方向在空间上垂直。

4.4.2 传感器标定步骤

  1. 双击SmartEyeApp图标启动调试程序。

  2. 标定板取台阶、边缘焊缝,如图所示,识别位置为矩形板的上边沿焊缝,红色线条表示激光线,白色表示参考线,如下图所示:

  3. 调整机器人姿态,使得焊枪末端与标定板平面垂直,激光线与参考线平行,机器人焊枪末端运动至参考线与焊缝的交叉点,此时选择点序号 1,点击记录。如图所示:

  4. 移动机器人使得激光线与参考线重合,同时使得激光线的左边偏多,右边偏少,选择点 2,点击记录。如图所示:

  5. 移动机器人使得激光线右边偏多,左边偏少,选择点 3,点击记录。如图所示:

  6. 在第 4 步的基础上,将机器人抬高一定距离,移动机器人使得激光线与参考线重合,选择点4,点击记录。如图所示:

4.4.3 传感器标定验证

将激光线移动至参照点(确保参照点可以被识别)。运行单点寻位,观察其是否能够精准到达。若误差较大,请参照上文4.4章节重新进行标定。

4.5 宏指令说明

序号

函数名

说明

1

ConnectLaser

连接激光器

2

CloseConnect

断开连接

3

OpenLaser

打开激光器

4

CloseLaser

关闭激光器

5

LaserSearchOn

开启激光寻位。

  • LaserCalibNum:激光标定文件号(0-19)。

  • LaserSearchNum:激光寻位文件号(0-19)。

6

LaserSearchOff

关闭激光寻位,并计算位置。

  • LaserSearchSaveIndex:寻位点序号(1-5)。

7

LaserTrackOn

开启激光跟踪。

  • LaserCalibNum:激光标定文件号(0-19)。

  • LaserTrackParNum:激光跟踪文件号(0-19)。

8

LaserTrackOff

关闭激光跟踪。

9

calSearchFrame

寻位坐标系计算。

10

LaserSearch

激光寻位,

  • LaserCalibNum:激光标定文件号(0-19)。

  • LaserSearchNum:激光寻位文件(0-19)。

  • LaserSearchSaveIndex:寻位点序号(1-15)。

11

myInit()

初始化机器人命令参数,需要写在程序的第一行。

12

myLaserOn()

打开激光

13

myLaserOff()

关闭激光

14

myLasterLocating()

单点寻位

15

mySetLasterSensor()

设置手眼坐标系

4.6 示例程序说明

4.6.1 点寻位

绝对寻位是指直接检测目标点,以检测的目标点为焊接工作点,如下表所示注意,程序中要选择工具号1。如果是其他工具,需重新示教点位。

4.6.1.1 点寻位示例图

4.6.1.2 点寻位程序示例及详解

复制代码
arcweld.ResetVar();
MJOINT(P1, v500, fine, tool1, wobj0);
MLIN(P2, v200, fine,tool1, wobj0);
arcweld.LaserSearchOn(0, 0);
arcweld.LaserSearchOff(1);
MLIN(P3, v200, fine,tool1, wobj0);
arcweld.LaserSearchOn(0, 0);
arcweld.LaserSearchOff(1);
MLIN(POINTC(arcweld.SP1[0],arcweld.SP1[1] ,arcweld.SP1[2],-0.01,0,-180,CFG0),v20, fine,tool1, wobj0);
MLIN(POINTC(arcweld.SP2[0],arcweld.SP2[1] ,arcweld.SP2[2],-0.01,0,-180,CFG0),v20, fine,tool1, wobj0);

序号

程序

说明

1

arcweld.ResetVar();

焊接信号复位。

2

MJOINT(P1, v500, fine, tool1, wobj0);

安全点P1,通常先以关节运动的形式运动到该点。

3

MLIN(P2, v200, fine,tool1, wobj0);

激光寻位点。

4

arcweld.LaserSearchOn(0, 0);

开始激光寻位,使用 0 号标定文件和 0 号 寻位文件。

5

arcweld.LaserSearchOff(1);

激光寻位结束,并将结果存放到 SP1 中

6

MLIN(P3, v200, fine,tool1, wobj0);

激光寻位点。

7

arcweld.LaserSearchOn(0, 0);

开始激光寻位,使用 0 号标定文件和 0 号 寻位文件。

8

arcweld.LaserSearchOff(1);

激光寻位结束,并将结果存放到 SP2 中。

9

MLIN(POINTC(arcweld.SP1[0],arcweld.SP1[1] ,arcweld.SP1[2],-0.01,0,-180,CFG0),v20, fine,tool1, wobj0);

运行到寻到的 SP1 位置点。

10

MLIN(POINTC(arcweld.SP2[0],arcweld.SP2[1] ,arcweld.SP2[2],-0.01

运行到寻到的 SP2 位置点。

4.6.2 实时跟踪

4.6.2.1 实时跟踪示意图

4.6.2.2 实时跟踪程序示例及详解

复制代码
arcweld.ResetVar();
MJOINT(P1, v500, fine, tool1, wobj0);
MLIN(P2, v200, fine,tool1, wobj0);
arcweld.LaserSearchOn(0, 0);
arcweld.LaserSearchOff(1);
MLIN(P3, v200, fine,tool1, wobj0);
arcweld.LaserSearchOn(0, 0);
arcweld.LaserSearchOff(1);
MLIN(POINTC(arcweld.SP1[0],arcweld.SP1[1] ,arcweld.SP1[2],-0.01,0,-180,CFG0),v20, fine,tool1, wobj0);
MLIN(POINTC(arcweld.SP2[0],arcweld.SP2[1] ,arcweld.SP2[2],-0.01,0,-180,CFG0),v20, fine,tool1, wobj0);

序号

程序

说明

1

arcweld.ResetVar();

焊接信号复位。

2

MJOINT(P1, v500, fine,tool1, wobj0);

安全点 P1,通常先以关节运动的形式运动 到该点。

3

MLIN(P2, v200, fine,tool1, wobj0);

跟踪开始点。

4

arcweld.OpenLaser();

开激光

5

arcweld.LaserSearchOn(0, 1);

开始激光寻位,使用 0 号标定文件和 0 号 寻位文件。

6

arcweld.LaserSearchOff(1);

激光寻位结束,并将结果存放到 SP1 中

7

arcweld.OpenLaserTrack(0,0)

开始激光跟踪,使用 0 号标定文件和 0 号 寻位文件。

8

MLIN(POINTC(arcweld.SP1[0],arcweld.SP1[1] ,parcweld.SP1[2],-2.96,0.16,177.03), v100, fine, tool1, wobj0);

运行到寻位点,也是起弧点。

9

arcweld.ArcOn(1);

开始焊接起弧。

10

MLIN(P3, arcweld.Speed, fine, tool1, wobj_search);

焊接轨迹。

11

arcweld.ArcOff();

焊接熄弧。

12

arcweld.CloseLaserTrack();

关闭激光跟踪。

13

arcweld.CloseLaser() ;

关闭激光。

14

MLIN(P2, v200, fine,tool1, wobj0);

运行到安全点。

4.6.3 点寻位(敏越)

4.6.3.1 点寻位示意图

4.6.3.2 程序示例及说明

序号

程序

说明

1

MLIN(basics_point, v500, fine, tool2);

初始安全点

2

myInit();

初始化

3

myLaserOn();

打开激光

4

mySetLaserIndex(1);

设置激光工艺号为 1

5

MLIN(scan1, v500, fine, tool2);

扫描点

6

weld_point1 := myLaserLocating(teach_point);

激光寻位

7

MLIN(weld_point1, v500, fine, tool2);

移动到寻位点

8

MLIN(basics_point, v500, fine, tool2);

安全点

4.6.3.3 点寻位变量说明

序号

变量名称

类型

说明

1

basics_point

POINTC

安全点

2

scan1

POINTC

扫描位置 1

3

start_point

POINTC

寻位后,机器人起始点(安全点)

4

teach_point

POINTC

示教点位(姿态)

5

teach_point

POINTC

扫描位置 1 后得到的位置

4.6.4 双边求交(敏越)

4.6.4.1 双边求交示意图

4.6.4.2 双边求交程序示例及详解

序号

程序

说明

1

MLIN(safe_point, v500, fine, tool2);

初始安全点

2

myInit();

初始化

3

myLaserOn();

打开激光

4

mySetLaserSonsor();

设置激光手眼工具坐标系

5

mySetLaserIndex(1);

设置激光工艺号为1

6

MLIN(*, v500, fine, tool2);

扫描起始点

7

myScanOn();

开始扫描

8

MLIN(*, v500, fine, tool2);

扫描终点

9

myScanOff(1, 1);

关闭扫描

10

mySetLaserIndex(1);

设置激光工艺号为1

11

MLIN(*, v500, fine, tool2);

扫描起始点

12

myScanOn();

开始扫描

13

MLIN(*, v500, fine, tool2);

扫描终点

14

myScanOff(1, 2);

关闭扫描

15

point := myCalculateCrossPoint(1, 1, 1, 2, teach_point, 0, 0, 0);

计算交点

16

MLIN(point, v500, fine, tool2);

运动到交叉点

17

MLIN(safe_point, v500, fine, tool2)

安全点

4.6.4.3 双边求交变量说明

序号

变量名称

类型

说明

1

basics_point

POINTC

安全点

2

scan1

POINTC

扫描位置 1

3

start_point

POINTC

寻位后,机器人起始点(安全点)

4

teach_point

POINTC

示教点位(姿态)

5

teach_point

POINTC

扫描位置 1 后得到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