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机器人系统版本

4.1.1 系统版本要求

机器人系统版本需为SRS_V1.8.0.20230731.C_PR及以上

4.1.2 查看系统版本

  1. 如图所示,依次点击STEP > 系统信息

  2. 在系统信息中,点击基本信息,即可查看机器人系统版本信息。

4.2系统备份与恢复

重要

请务必参照文档对机器人系统进行备份,若系统发生故障时可以使用备份快速进行恢复,以降低对业务的影响。

4.2.1 系统备份

4.2.1.1 U盘规格

  • 可用存储容量≥8GB

  • 格式:FAT32

4.2.1.2 备份步骤

  1. 将U盘插入机器人USB接口。

  2. 在示教器主页面中,依次点击STEP > 备份&恢复,进入系统备份和恢复页面。

  3. 如下图所示,在系统备份和恢复中,输入备份文件名,并点击备份

    说明
    • 备份文件名请勿与历史备份文件重名,否则将覆盖历史备份文件。

4.2.2 系统恢复(升级)

  1. 将U盘插入机器人USB接口。

  2. 在示教器主页面中,依次点击STEP > 备份&恢复,进入系统备份和恢复页面。

  3. 从U盘恢复区域,选择U盘中需要恢复的备份文件,点击恢复

4.3 应用安装

说明
  • SmartEyeTool 部分版本依赖于 .NET 6 的桌面应用。如果在打开应用程序时报错缺少该依赖,请在附件中下载并安装后重新尝试。

  • 若您已经获取并安装了下文中的应用程序,请跳过相应步骤。

附件:windowsdesktop-runtime-6.0.36-win-x64.exe.zip

4.3.1 获取 SmartEyeApp 应用

  1. 双击我的电脑,在地址栏中输入 ftp://192.168.139.5 ,并按下回车键。

  2. 单击 ConfigXml 目录,在右上角的搜索框中输入 SmartEyeApp 并按下回车键。

  3. 将SmartEyeApp安装包拷贝到本地磁盘中。

4.3.2 安装 SmartEyeApp 应用

  1. 双击 SmartEyeApp 安装包。

  2. 选择安装语言界面中,选择您的目标语言并单击确定。当前以下语言:

    • 简体中文

    • English

  3. 选择附件任务界面中,设置以下选项后,单击下一步

    • 创建桌面快捷方式(建议开启):选中该选项后,SmartEyeApp 安装完成后会自动在桌面生成对应程序的快捷方式。

  4. 准备安装界面中,确认安装设置信息并单击安装

  5. SmartEyeApp 完成安装界面中,设置以下选项后,单击完成

    • 运行 SmartEyeApp:选中该选项后,在退出安装程序时将自动运行 SmartEyeApp 应用程序。

      说明

      如果您想要变更附加任务的设置,请单击上一步。

4.4 通讯设置

说明
  • 通讯设置仅详细说明IP地址的设置。子网掩码默认使用255.255.255.0,若存在差异,请以实际为准。

  • 机器人示教器默认IP地址:192.168.39.220。

4.4.1 传感器通讯设置

4.4.1.1 查看机器人IP

请在示教器中查看机器人IP地址并记录,为后续传感器通讯设置获取必要信息。

4.4.1.2 运行设备配置工具

  1. 右键 SmartEyeApp 图标,单击打开文件所在的位置

  2. 在安装目录中找到 SmartEyeTool 目录并双击打开,双击 SmartEyeTool.exe 运行设备配置工具。

4.4.1.3 传感器通讯设置

请将激光传感器IP设置为与机器人处于同一网段,并避免IP地址冲突,以保证通讯。本文将以机器人IP 192.168.39.220 为例,请您在设置时以实际机器人IP为准。

  1. 打开 SmartEyeTool 工具,在左侧设备列表区域中,单击设备传感器0 - 192.168.139.5

  2. 在顶部单击基本信息

  3. 基本信息页签的算法配置区域中,选择您的机器人类型。

  4. 基本信息页签中,单击添加IP,并双击列表中新添加的IP。

  5. 在IP地址栏中,输入与机器人的通讯IP地址192.168.39.128后,单机保存

    说明
    • 有效地址:192.168.39.1 ~ 192.168.39.254(共254个)

    • 不可用地址:192.168.39.1(网关)、192.168.39.220(机器人IP)等

    • 可用地址示例:192.168.39.10192.168.39.50192.168.39.200

  6. 在保存成功提示框中单击确定,并单击重启激光软件

4.4.1.4 机器人通讯测试

在机器人通讯地址设置完成后,您可以在示教器中通过程序尝试开关激光,以此验证传感器与机器人的通讯是否正常。若可以打开激光并暂停,然后关闭激光,则通讯正常。若未正常执行则通讯异常,请参考4.3.1.3通讯设置检查后重新测试。机器人程序如下:

MyconnectSensor();
WaitTime(3000);
MyDisconnectSenson();

4.4.2 调试设备通讯设置

请在避免IP地址冲突的前提下,将激光传感器IP地址更改为机器人网关的同一网段。

4.4.2.1 调试设备静态IP设置

Windows 10与Windows 11在设置IP地址时存在差异,请根据您的系统进行查看。

Windows 10
  1. 使用快捷键Win + I ,单击网络和 Internet

  2. 网络和 Internet 界面的高级网络设置区域,单击更改适配器选项

  3. 网络连接界面中,右键激光传感器的网络,单击属性

  4. 属性界面中,双击Internet 协议版本 4 (TCP/IPv4)

  5. Internet 协议版本 4 (TCP/IPv4)属性中,单击使用下面的 IP 地址

  6. 在IP地址输入栏中,输入通讯IP使其与激光传感器保持同一网段内。单击确定

💡 说明
  • 敏越嵌入式激光传感器默认IP:192.168.139.5 。
  • 有效地址:192.168.139.1 ~ 192.168.139.254(共254个)。
  • 不可用地址:192.168.139.1(网关)、192.168.139.17(机器人IP)。
  • 可用地址示例:192.168.139.10、192.168.139.50、192.168.139.200 。
Windows 11
  1. 使用快捷键Win + I ,在左侧菜单栏中单击网络和 Internet

  2. 网络和 Internet 界面中,单击以太网

  3. 以太网界面中,单击展开激光传感器的以太网连接。

  4. 以太网设置中的IP 分配区域单击编辑

  5. 编辑IP设置中,将自动(DHCP)改为手动

  6. 编辑IP设置中,打开IPv4开关。

  7. IP地址输入框中,输入通讯IP使其与激光传感器保持同一网段内。

    说明

    敏越嵌入式激光传感器默认IP:192.168.139.5

    有效地址:192.168.139.1 ~ 192.168.139.254(共254个)

    不可用地址:192.168.139.1(网关)、192.168.139.17(机器人IP)

    可用地址示例:192.168.139.10192.168.139.50192.168.139.200

  1. 在子网掩码中输入255.255.255.0后,单击保存。

4.4.2.2 通讯设置验证

  1. 使用快捷键Win + R ,输入 cmd 并回车

  2. 在CMD终端命令行中,输入ping 192.168.39.220(机器人IP)并回车,验证通讯设置是否正确。

  3. 在终端查看输出。若成功接收传感器的回复,则激光传感器与电脑通信成功。若请求超时,则通信失败,请参考4.4.2 调试设备通讯设置检查设置后重新验证。

4.5 传感器标定

4.4.1 TCP标定

4.4.1.1 注意事项

TCP标定前,请确认机器人、传感器、交换机以及调试设备已正确连接并开机。

4.4.1.2 TCP 精度要求

机器人的 TCP 要比较精准,误差精度不得超过1.5mm。若误差大于1.5mm,需重新标定TCP。

4.4.1.3 工具坐标系标定(TCP)

说明

标定时,在保证机器人运动轨迹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焊枪与参考点接触时的焊枪姿态保持较大差异,可有效提高精度。

  1. 在示教器顶部点击t1,选择工具t1后点击示教。若无工具t1请新建(详见4.4.1.3步骤2)后选择。

  2. 将机器人工具末端移动到参考尖点上(如下图①号标识),点击XYZ_P1,即第一个点示教完成。

  3. 将机器人工具末端移动到参考尖点上(如下图①号标识),点击“XYZ_P2”,即第二个点示教完成。

  4. 将机器人工具末端移动到参考尖点上(如下图①号标识),点击XYZ_P4,即第三个点示教完成。

  5. 将机器人工具末端移动到参考尖点上(如下图①号标识),点击XYZ_P4,即第四个点示教完成。

  6. 将机器人工具末端移动到垂直于参考尖点上,点击ABC_P5,即第五个点示教完成。

  7. 点击计算,即可完成工具标定。

4.4.2 传感器标定步骤(敏越功能)

  1. 双击SmartEyeApp图标启动调试程序。

  2. 标定板取台阶、边缘焊缝,如图所示,识别位置为矩形板的上边沿焊缝,红色线条表示激光线,白色表示参考线,如下图所示:

  3. 调整机器人姿态,使得焊枪末端与标定板平面垂直,激光线与参考线平行,机器人焊枪末端运动至参考线与焊缝的交叉点,此时选择点序号 1,点击记录。如图所示:

  4. 移动机器人使得激光线与参考线重合,同时使得激光线的左边偏多,右边偏少,选择点 2,点击记录。如图所示:

  5. 移动机器人使得激光线右边偏多,左边偏少,选择点 3,点击记录。如图所示:

  6. 在第 4 步的基础上,将机器人抬高一定距离,移动机器人使得激光线与参考线重合,选择点4,点击记录。如图所示:

  7. 移动机器人使得激光线与参考线重合,同时使得激光线的左边和右边相等,如右图所示,选择点 P5,点击记录,如图所示:

  8. 移动机器人使得激光线与参考线重合,同时使得激光线的左边偏多,右边偏少,选择点 P6,点击记录,如图所示:

4.4.3 传感器标定验证

将激光线移动至参照点(确保参照点可以被识别)。运行单点寻位,观察其是否能够精准到达。若误差较大,请参照4.4章节重新进行标定。

4.5 标定程序示例及详解

4.5.1 敏越激光标定程序

若使用敏越跟踪、寻位功能,请使用以下标定方法:

序号

函数名

说明

1

laserIndex:=1

激光工艺号 1

2

PTP(ap0,,,t1,WORLD);

安全点

3

vision_link;

连接通讯

4

MyStratCalib();

开始标定指令

5

PTP(rcp1,,,t1,WORLD);

焊枪尖端移动到特征点

6

WaitTime(int0);

等待

7

MySetFeature(rcp1);

设置特征点

8

PTP(FP1,,,t1,WORLD);

移动到激光扫描点 1

9

MySetSensor(FP1,laserIndex,sensorIndex1);

激光工艺号 1,扫描点 1

10

Lin(FP2,,,*,t1WORLD);

移动到激光扫描点 2

11

MySetSensor(FP2,laserIndex,sensorIndex2);

激光工艺号 1,扫描点 2

12

Lin(FP3,,,*,t1WORLD);

移动到激光扫描点 3

13

MySetSensor(FP3,laserIndex,sensorIndex3);

激光工艺号 1,扫描点 3

14

Lin(FP4,,,*,t1WORLD);

移动到激光扫描点 4

15

MySetSensor(FP4,laserIndex,sensorIndex4);

激光工艺号 1,扫描点 4

16

Lin(FP5,,,*,t1WORLD);

移动到激光扫描点 5

17

MySetSensor(FP5,laserIndex,sensorIndex5);

激光工艺号 1,扫描点 5

18

MyGetResult();

读取计算

19

vision_dislink();

断开连接

程序执行完成后,将基于法兰的标定结果手动抄写在机器人的变量sybdData中,如下图所示:

4.5.2 新时达激光标定

若需要使用新时达跟踪、寻位功能,请使用以下标定方法:

  1. 在示教器中点击STEP,在功能包选项下,选择线激光

  2. 共需标定 6个点,详细步骤请参考4.4.2。

4.6 示例程序详解

4.6.1 点寻位

绝对寻位是指直接检测目标点,以检测的目标点为焊接工作点,如下表所示注意,程序中要选择工具号1。如果是其他工具,需重新示教点位。

4.6.1.1 点寻位示例图

4.6.1.1 点寻位程序示例及说明

序号

函数名

说明

1

CamINI(1,cs1);

激光初始化

2

Lin(cp0,NULL,NULL,NULL,CS,WORLD);

扫描点

3

CamOn(RECORD);

打开激光

4

Get_LaserPos(cp1,cs1,WORLD);

  • 传感器找到焊缝寻位位置数据赋

  • 值到位置变量 cp1中

5

CamOff();

关闭激光

6

Lin(cp1,NULL,NULL,NULL,CS,WORLD);

移动到 cp1

4.6.2 先扫后焊

4.6.2.1 先扫后焊示意图

4.6.2.2 先扫后焊程序示例及详解

序号

函数名

1

PTP(ap0,,,t1,WORLD);

2

CamINI(1,cs1);

3

Lin(cp1,NULL,NULL,NULL,my01,WORLD);

4

Search_LaserPos(cp2,handeye1116,cp3,dyn0,NULL,NULL,my01,WORLD,N

TP)

5

WaitTime(int0);

6

CamOn(RECODE);

7

LinRecord(cp4,handeye1116,real0,dyn1,NULL,my01,WORLD,eLaser);

8

CamOff();

9

Lin(cp3,NULL,NULL,NULL,my01,WORLD);

10

ARCON(arcondata0,arcdata0);

11

WLin_Laser(cp5,NULL,NULL,NULL,NULL,lasertrackdata0,my01,WORLD);

12

ARCOFF(arcoffdata0);

13

Lin(cp6,NULL,NULL,NULL,my01,WORLD);

程序注释:

  1. 示教接近点 ap0,以及扫描起点 cp1

  2. 设置激光初始化所需的手眼标定

  3. 设置焊枪起始位置 cp2,激光会自动计算出的点位 cp3

  4. 打开激光后,设置激光扫描到的终点 cp4

  5. 执行程序,完成轨迹运行

4.6.3 相贯线功能(敏越功能)

序号

函数名

说明

1

PTP(ap0,,,t1,WORLD);

安全点

2

linkStatus:=vision_link();

连接通讯

3

IF(linkStatus)THEN

Pause

END_IF

条件判断

4

Lin(cp0,,,*,t1,WORLD);

扫描起点

5

MyStartScan(int0,int3.int5);

开始扫描指令:

  • int0:激光工艺号

  • int3、int5:扫描和工件编号

6

Lin(cp1,,,*,t1,WORLD);

扫描终点

 

7 MyStopScan();

停止扫描

8

Lin(cp2,,,*,t1,WORLD);

过渡点

9

ProgCall(MyCylinderPara);

调用计算参数及焊接姿态(姿态需提前示

教)

10

MyCorssCylinderWeld(1,6,13,3);

双贯线计算指令:

  • 1、6:扫描及工件编号

  • 13:计算参数

  • 3:示教姿态数量

11

cp7:=MyGetStartPoint();

焊接起点赋值语句

12

Lin(cp7,,,*,t1,WORLD);

焊接起点

13

Index:=1;

 

14

LOOP(MyRecvPointLength)DO

 

15

cp9:=MyRecvPoints[index];

 

16

index:=index+1;

 

17

WLin(cp9,,,*,t1,WORLD)

焊接点

18

END_LOOP

 

19

cp8:=MyGetEndPoint();

焊接终点赋值语句

20

WLin(cp8,,,*,t1,WORLD)

焊接终点

21

ARCOFF(arcoff0);

关闭焊接

22

Lin(cp10,,,*,t1,WORLD);

安全点

4.6.4 点寻位(敏越功能)

4.6.4.1 点寻位示意图

4.6.4.2 点寻位程序示例及详解

序号

函数名

说明

1

PTP(ap0,,,t1,WORLD);

安全点

2

MyconnectSensor

连接通讯

3

Lin(cp0,,,*,t1,WORLD);

扫描点

4

cp2:=MyScanOnePoint(1,1,2,cp2);

扫描指令:

  • 1、2:扫描和工件编号

  • 2:激光工艺号

  • cp2:传感器找到焊缝寻位位置数据赋值到位置变量 cp2中

5

MyDisconnectSensor();

断开通讯

6

Lin(cp2,,,*,t1,WORLD);

移动到 cp2(需提前示教姿态)

4.6.5 相对寻位(敏越功能)

4.6.5.1 相对寻位示意图

4.6.5.2 相对寻位程序示例及详解

序号

函数名

说明

1

PTP(ap0,,,t1,WORLD);

安全点

2

MyconnectSensor

连接通讯

3

Lin(cp0,,,*,t1,WORLD);

扫描点

4

cp2:=MyScanOnePoint(1,1,2,cp10);

扫描指令:

  • 1、2:扫描和工件编号;

  • 2:激光工艺号;

  • cp2:传感器找到焊缝寻位位置数据赋值到位置变量 cp2中;

5

Lin(cp1,,,*,t1,WORLD);

扫描点

6

cp2:=MyScanOnePoint(1,1,2,cp11);

扫描指令:

  • 1、2:扫描和工件编号

  • 2:激光工艺号

  • cp11:传感器找到焊缝寻位位置数据赋值到位置变量 cp11中

7

PTP(ap1,,,t1,WORLD);

过渡点

8

cp17:=MyRelativeSearch(1,1,1,cp10,cp11,cp

10,20,cp17)

相对寻位功能指令:

  • 1、1:扫描和工件编号

  • 1:示教模式,改为 0,即为焊接模式

  • cp10、cp11、cp10:分别为寻位时传入计算的 x、y、z偏差量的点位

9

MyDisconnectSensor();

断开链接

10

offpoints.X:=cp17.X

获取偏差量赋值 x

11

offpoints.Y:=cp17.Y

获取偏差量赋值 y

12

offpoints.Z:=cp17.Z

获取偏差量赋值 z

13

CORR_Ref(offpoints,WORLD);

开始偏移指令:

  • offpoints(偏移变量)

14

Lin(cp12,,,*,t1,WORLD);

轨迹执行点:

  • 示教模式(1):提前示教焊接点位

  • 焊接模式(0):无需示教

15

CORR_OFF

结束偏移

16

PTP(ap2,,,t1,WORLD);

安全点

4.6.6 先扫后焊(敏越功能)

4.6.6.1 先扫后焊示意图

4.6.6.2 先扫后焊事示例程序及详解

序号

函数名

说明

1

PTP(ap0,,,t1,WORLD);

安全点

2

linkStatus:=vision_link();

连接通讯

3

IF(linkStatus)THEN

Pause

END_IF

条件判断

暂停即连接失败

4

Lin(cp0,,,*,t1,WORLD);

扫描起点

5

MyStartScan(int0,int3.int5);

开始扫描指令:

  • int0:激光工艺号

  • int3、int5:扫描和工件编号

6

Lin(cp1,,,*,t1,WORLD);

扫描终点

7

MyStopScan();

停止扫描

8

Lin(cp2,,,*,t1,WORLD);

过渡点

9

MyParaValues[1]:=5;

焊接点步长

10

MyParaValues[2]:=0;

焊接点循环点数

11

MyParaValues[3]:=0;

x向偏移

12

MyParaValues[4]:=0;

y向偏移

13

MyParaValues[5]:=0;

z向偏移

14

MyParaValues[6]:=0;

Rx旋转角度

15

MyParaValues[7]:=0;

Ry旋转角度

16

MyParaValues[8]:=0;

Rz旋转角度

17

MyParaValues[9]:=0;

起始焊接偏移量

18

MyParaValues[10]:=0;

终点焊接偏移量

19

MyParaValues[11]:=0;

焊接段长度

20

MyPosValues[1]:=cp5;

焊接姿态示教

21

MyPosValues[2]:=cp6;

焊接姿态示教

22

MyScanWeld(int3,int5,int_1,int_1,int

1,int1,posCount);

先扫后焊功能指令:

  • int3、int5:扫描和工件编号

  • Int_1:固定值-1

  • posCount:示教姿态数量

23

cp7:=MyGetStartPoint();

焊接起点赋值语句

24

Lin(cp7,,,*,t1,WORLD);

焊接起点

25

Index:=1;

26

LOOP(MyRecvPointLength)DO

27

cp9:=MyRecvPoints[index];

28

index:=index+1;

29

WLin(cp9,,,*,t1,WORLD)

焊接中间点

30

END_LOOP

 

31

cp8:=MyGetEndPoint();

焊接终点赋值语句

32

WLin(cp8,,,*,t1,WORLD)

焊接终点

33

ARCOFF(arcoff0);

关闭焊接

34

Lin(cp10,,,*,t1,WORLD);

安全点

4.6.7 精度检验(敏越功能)

序号

函数名

说明

1

PTP(ap0,,,t1,WORLD);

激光初始化

2

MyconnectSensor

连接通讯

3

Lin(cp0,,,*,t1,WORLD);

扫描点

4

cp2:=MyScanOnePoint(1,1,2,cp2);

扫描指令:

  • 1、1:扫描和工件编号

  • 2:激光工艺号

  • cp2:传感器找到焊缝寻位位置数据赋值到位置变量 cp2中

5

MyDisconnectSensor();

断开通讯

6

Lin(cp2,,,*,t1,WORLD);

移动到 cp2(需提前示教姿态)

4.6.8 钢筋网(敏越功能)

4.6.8.1 钢筋网示意图


4.6.8.2 钢筋网示例程序及详解

序号

函数名

说明

1

PTP(ap16,NULL,NULL,t1,WORLD)

安全点

2

MyconnectSensor();

连接通讯

3

Lin(cp1,NULL,NULL,NULL,t1,WO

RLD);

扫描起点

4

MyStartScan(3,1,6);

开始扫描指令:

  • 3:激光工艺号

  • 1、6:扫描和工件编号

5

Lin(cp2,NULL,NULL,NULL,t1,WO

扫描终点

6

MyStopScan();

停止扫描

7

PTP(ap1,NULL,NULL,t1,WORLD);

过渡点

8

MyParaValues[1]:=0;

x向偏移(相对于的建立坐标系)

9

MyParaValues[2]:=0;

Y向偏移(相对于的建立坐标系)

10

MyParaValues[3]:=0;

Z向偏移(相对于的建立坐标系)

11

MyParaValues[4]:=0;

排序方式:

  • 0:同向网格 

  • 1:奇数弓型 

  • 2:偶数弓型

  • −1:单个网格

12

MyPosValues[1]:=cp5;

记录建立坐标系的原点

13

MyPosValues[2]:=cp6;

记录建立坐标系的 X方向

14

MyPosValues[3]:=cp7;

记录建立坐标系的 Y方向

15

MyPosValues[4]:=cp8;

记录建立坐标系的 Z方向

16

MyCrossRebarWeld(1,6,4,4);

开始钢筋网指令

17

MyDisconnectSensor();

断开通讯

18

index:=1;

 

19

LOOP(MyRecvPointLength)DO

开始循环

20

cp9:=MyRecvPoints[index];

 

21

cp9.A7:=cp8.A7;

外部轴赋值

22

index:=index+1;

 

23

cp10:=cp9;

赋值语句

24

cp10.X:=cp10.X+50;

赋值:左侧焊接点的 X方向偏移值

25

cp10.Y:=cp10.Y+50;

赋值:左侧焊接点的 Y方向偏移值

26

Lin(cp10,NULL,NULL,NULL,t1,WORLD);

运行到第一个左侧提枪点

27

ARCON();

开始焊接

28

Lin(cp9,NULL,NULL,NULL,t1,WO

RLD);

运行到第一个左侧焊接点

29

ARCOFF();

焊接结束

30

Lin(cp10,NULL,NULL,NULL,t1,WORLD);

运行到第一个左侧提枪点

31

cp9.X=cp9.X-11;

右侧焊接点相对于左侧焊接点的 X方向

偏移

32

cp9.Y=cp9.Y+0;

Y方向偏移(基于世界坐标系)

33

cp9.Z=cp9.Z+0;

Z方向偏移

34

cp9.A=cp12.A;

赋值:右侧焊接点的 A值

35

cp9.B=cp12.B;

赋值:右侧焊接点的 B值

36

cp9.C=cp12.C;

赋值:右侧焊接点的 C值

37

cp10:=cp9;

赋值语句

38

cp10.X:=cp10.X+50;

赋值:右侧焊接点的 X方向偏移值

39

cp10.Y:=cp10.Y+50;

赋值:右侧焊接点的 Y方向偏移值

40

Lin(cp10,NULL,NULL,NULL,t1,W

ORLD);

运行到第一个右侧提枪点

41

ARCON();

开始焊接

42

Lin(cp9,NULL,NULL,NULL,t1,WO

RLD);

运行到第一个右侧焊接点

43

ARCOFF();

焊接结束

44

Lin(cp10,NULL,NULL,NULL,t1,W

ORLD);

运行到第一个右侧提枪点

45

END_LOOP

结束循环

46

PTP(ap0,NULL,NULL,t1,WORLD);

过渡点

47

RETURN 0;

 

48

Lin(cp5,NULL,NULL,NULL,t1,WO

RLD);

建立坐标系:示教原点

49

Lin(cp6,NULL,NULL,NULL,t1,WO

RLD);

建立坐标系:示教 X方向

50

Lin(cp7,NULL,NULL,NULL,t1,WO

RLD);

建立坐标系:示教 Y方向

51

Lin(cp8,NULL,NULL,NULL,t1,WO

RLD);

建立坐标系:示教左侧焊接点姿态

52

Lin(cp12,NULL,NULL,NULL,t1,W

ORLD);

建立坐标系:示教右侧焊接点姿态

53

注意事项

偏移量根据实际设置,且注意偏移基准